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(B)


来源:天津大学家教网 日期:2020/11/14

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(B)

一、选择题(13×3分)

1.有一个个凸透镜,其焦距为13cm,若一物体距凸透镜的距离为21cm,则其成像特点应该是( )

A.倒立、放大的实像     B.倒立、缩小的实像  

C.倒立、等大的实像     D.正立、放大的虚像



2.一个视力正常的人戴上近视眼镜后,远处景物的像将成在他的( )

A.视网膜的前面    B.视网膜的后面        

C.视网膜上  D.玻璃体上



3.下列关于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是( )

A.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会聚于焦点  

B.任何一束光线通过凸透镜后都将会聚于一点      

C.凸透镜使能够会聚的光线提前会聚       

D.凸透镜能使发散的光线减小发散



4.中学生要注意仪容仪表,当你出门前整理衣着时,所选用的是(  )

A.平面镜       B.放大镜      

C.显微镜       D.望远镜



5.如右图,N是一个水平放置的长方形暗盒,盒内有水平向右的平行光,P为暗盒右侧平面上的一个圆孔,M是一个与暗盒右侧平面平行的、相间一定距离的光屏,若用一个外径与圆孔P相同的光学器件嵌入其中,发现在光屏M上呈现出一个比圆孔P大的圆形光斑,则嵌入圆孔P的光学器件是( )



A.一定是凹透镜          

B.一定是凸透镜  

C.可能是凸透镜或凹透镜  

D.可能是厚平板玻璃



6.山东电视台的记者在国内首次拍摄到“海市蜃楼”的实况,引起广大观众的极大的兴趣,其实“海市蜃楼”是一种光学现象,人们观察到它的“景物是”是实际物体经过( )

A.反射后形成正立的虚像          

B.折射后形成正立的虚像

C.反射后形成倒立的虚像  

D.折射后形成倒立的虚像



7.物体经过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取决于( )

A.凸透镜的大小     B.观察者的位置    

C.物体的大小       D.物体与凸透镜的距离



8.关于实像和虚像。正确的判断是( )

A.实像能用光屏得到,虚像不能用光屏得到    

B.虚像是人的错觉,并没有光线进入人眼,实像却相反

C.平面镜只能成虚像,凸透镜只能成实像      

D.由光的反射成虚像,折射成实像



9.如图一塑料薄膜组成的棚顶下堆放着一堆干草,夏天的雨后, 阳光穿过薄膜上的积水,照射到干草上。对于下列讨论,正确的说法是( )



A.水和塑料薄膜共同起凸透镜作用  

B.透镜都是固体物质组成的,液体不能起凸透镜作用; 

C.起凸透镜作用的应是塑料薄膜;

D.薄膜上的积水形成一个大的平凸透镜,如果其焦点恰好在干草处,干草有可能燃烧



10.烛焰通过凸透镜恰好在光屏上成一个倒立,缩小的清晰的像。若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变,把烛焰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,则光屏上将( )

A.呈现一个倒立放大的像      

B.不能呈现像,但眼睛透过透镜看到一个正立、放大的像

C.呈现一个倒立缩小的像      

D.没有像,但调节光屏的位置仍能得到清晰的像



11.要在屏上出现正的“F”字,则幻灯片的正确的放置方法是( )



12.关于远视眼的成因分析正确的是( )

A.来自近处的物体成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方

B.一般是由于人随着年龄的增长,睫状体对晶状体的调节能力减弱


C.晶状休太厚,或是晶状体的前后径太长    

D.需要戴发散透镜进行矫正



13.现在很多影片中都有“航拍”的镜头,有时航拍技术比在地面上拍摄的效果要好得多,若航拍人员使用的照相机镜头为45mm,则照相机底片与镜头的距离应该为( )

A.等于45mm        B.略大于45mm      

C.略小于45mm     D.大于90mm



二、填空题(28×1分)

14.请将下列光学元件归为两类:

 照相机,潜望镜,投影仪,舞蹈练功镜,放大镜,牙医内窥镜

 第一类包括:___________,其特征为:___________;第二类包括:___________,其特征为:___________。



15.如图是一台投影仪的示意图,其中A是______________,它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;B是________,它在投影仪上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.







16.平行于主光轴的光通过凸透镜后,将会聚于___________上的一点,这点称为凸透镜的___________,该点到光心的距离称为___________。



17.眼睛和照相机不同的是眼睛通过睫状体来改变___________,从而使我们能看清不同位置的物体。当人眼所看物体较远时,睫状体 ___________,晶状体变___________;当人眼看近处物体时,睫状体 ___________,晶状体变___________,对光的偏折能力变___________(“大”、“小”)。



18.有一种望远镜也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,物镜能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___________(“放大”、“缩小”)的___________(“实”、“虚”)像,而目镜的作用也是一个___________镜,通过这种望远镜所看到的物体是___________的(“倒立”、“正立”)。



19.透镜是利用光的___________规律制成的,有___________透镜和 ___________透镜两种,现有一个玻璃球分成A、B、C、D、E五块,其截面如图所示,属于前类的为___________,属于后类的为 ______





20.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,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 ___________,靠近眼睛的叫___________,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叫___________。



三、作图题(2×3分)

21.请将图中的光路图补画完整。

 











22.画出适当的镜子,使光线能够发生图示现象。















四、探究创新题(23题3分,其余每题4分)

23.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,蜡烛、光屏、凸透镜已经调整到同一直线上,且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,在蜡烛和光屏的位置确定后,无论怎样移动透镜,都不能在光屏上找到蜡烛的像,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。



24.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,若

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,物体从物距(物体到凸透镜焦距的距离)50cm


的地方移向物距为21cm的过程中,成像始终是___________立、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像;物体从物距为19cm的地方移向物距为11cm的过程中,成像始终是___________立、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  像;在此过程中,像的大小逐渐   ;物体从物距为9cm的地方移向物距为1cm的过程中,像的大小将逐渐变      。









25.请你设计出三种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法(器材自选)。







26.小杰同学在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,发现细胞位于视野的左侧,他应该怎样调节才能使细胞位于视野的中央?







27.小敏同学是近视眼,她的奶奶是远视眼,现有两副眼镜a、b,a上标有+200º,b上标有-250º,则小敏和奶奶分别应佩戴哪副眼镜?这两副眼镜的焦距分别是多少?







28.现有一个凸透镜L1一个凹透镜L2,L1的焦距为20cm,L2的虚焦点距凹透镜中心的距离是8cm,使它们的主轴在一条直线上。若一束平行光通过L1L2后仍为平行光束,但比原来宽,那么这两透镜的中心相距      cm。请画出光路图。




29.在物理实践活动中,某活动小组的同学通过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,他们用了A、B两个焦距不同的透镜分别进行了若干次操作,并把实验数据及部分现象准确地记录在下表中:请你完成下表并帮助他们分析从表中获得的信息,把能得出的探究结论填在横线上。(示例)结论一:在成实像的情况下,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相同时,凸透镜的焦距越长,像到凸透镜的距离越长。